天津北方网讯:引博士后“活水”,解“卡脖子”难题。昨日,全国第二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进入紧张的最后一天。从“0”到“1”的技术突破,从“1”到“N”的成果转化,天津“博士天团”登上全国舞台,用创新创业书写别样“津”彩。与此同时,借“走出去”的东风,觅“引进来”的机遇,天津也秀出了诚意满满,广邀天下英才,共话人才高地未来可期。
“来到天津半年多时间里,市区两级人社局为我量身订制人才成长计划,就是他们鼓励我参加这次大赛,并全程为我提供专业的培训指导。”今年年初,在武清区人社局的牵线搭桥下,来自廊坊的女博士郑慧敏搭乘“通武廊人才专列”进入天津诺禾致源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开展生物基因测序图谱研究。
本次大赛,郑慧敏凭借“海参多优质性状新品种的基因选择分子育种方案”项目参与揭榜领题赛的角逐并取得了良好成绩。“随着育种赛道不断升级,育种服务也从传统育种、杂交育种延伸到智能基因选育,我们这个技术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精准赋能育种产业,挖掘物种关键的功能基因,从而为其创制个性化的‘液相芯片’,实现我国种业的‘弯道超车’。”
在郑慧敏看来,每一次培育优良物种的过程都像“孕育”一个孩子:“过程会很艰辛,但我坚信,创新本身就是一种养分。”郑慧敏坦言,我国水产种业发展目前还处于比较滞后的阶段,明显落后于农作物和畜牧业。希望借助大赛平台推动技术和产业驶入双向“快车道”,全力打造中国第一家水产智能育种公司,让中国人的“米袋子”“菜篮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在创新赛组别新能源新材料赛道,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张雪囡团队凭借“100微米超薄12英寸高效太阳能单晶硅片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博得评委一致认可。“我们这次参赛项目的超薄12英寸高效太阳能单晶硅片既是全球最大的,也是最薄的硅片。这个产品是在TCL中环全球首创的12英寸太阳能硅片基础上的进一步突破。”张雪囡介绍,这种硅片主要用于绿色能源产业,是光伏发电的基础材料,也是“双碳”战略的重要科技支撑。她告诉记者,技术创新不易,不断实现新突破更难。她刚来中环的时候,当时太阳能硅片还比较小,直边长在125毫米,经过十几年发展,2019年TCL中环一举打破太阳能硅片的尺寸极限,将直边长做到210毫米。
尺寸越做越大,厚度却越做越薄,TCL中环用三年时间将硅片“切薄”了将近一半,与一张纸的厚度接近。谈到此次参赛感受,张雪囡直言,能在“高手如云”的新能源新材料领域获得专家青睐,对她和团队来说既是一种认可也是一种鞭策,大赛结束后,团队将依托TCL中环智能工厂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性能,降低成本,更好地满足下一代光伏技术的需求,为国家“双碳”战略贡献力量。
“科研成果不能‘锁’在实验室的柜子里,更不能只是一张贴在墙上的专利证书,而是要为产业服务、为经济服务、为社会服务。”天津市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田海嵩告诉记者,长期以来,在高校科研和产业落地之间有一道“无形的墙”,制约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如何推动科技成果由“智”变“金”?作为与人才联动最紧密的政府部门之一,天津市人社局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持续优化体制机制,为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提供“天津方案”。
“本次天津参赛项目分布非常广泛,涵盖了我市全部重点产业链,既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这类服务产业的支撑项目,也有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的新能源新材料等低碳环保项目,且兼具科技前沿与高效孵化双重优势。”田海嵩介绍,以大赛为契机,天津赛区决赛期间,我市还发布了1亿元规模的“天津博士博士后创业投资基金”,通过社会资本和政府资金、银行投贷联动,为博士后初创企业、高校创业企业、高成长企业等提供综合性的资金保障。
田海嵩透露,“通过这次大赛的推动,目前已经有7个博士后的项目落地天开高教科创园,直接服务天津的科创事业,这也真正做到了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的融合发展。同时,在本次大赛上的天开园推介活动中,又有多个本市和外省市项目提出入驻意向。赛后,我们还将以天开园为科创主战场,广纳天下英才,来津共谋发展新格局。”(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