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蓝冠测速 >

农文旅融合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span> <p>扫码

内容提要:农文旅的融合发展,以农业为基础、以文化为内核、以旅游为载体,能够有效激活乡村经济活力,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

小辛码头村大力发展以产业立村、文化兴村、旅游富村为本的优质乡村旅游。村中有景,景中有村,田园风光美不胜收。

小辛码头村在不改变住宅布局的基础上,对全村的屋顶、外檐、墙面和门口进行改造,形成北方水乡特色民居风格。

李宦庄村提升改造河堤游步道建设等工程,还建设垂钓文博馆,充分展示渔猎文化,让前来垂钓的游客流连忘返。 (图片均为资料片)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天津北方网讯:农文旅的融合发展,以农业为基础、以文化为内核、以旅游为载体,能够有效激活乡村经济活力,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

金秋时节,位于潮白河畔的宝坻区黄庄镇小辛码头村,沉甸甸的稻穗把稻秆压弯了腰,湛蓝的天空下,微风轻拂过金黄的稻田,远远望去如油画般绚烂。一千多年前,这里曾是辽宋时期的运粮码头,至今村内依然保留着古码头遗址,被称为“千年古渡”。

近年来,小辛码头村充分利用资源,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休闲农业、乡村振兴等要素,大力发展以产业立村、文化兴村、旅游富村为本的优质乡村旅游,与黄庄镇李宦庄村组团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有效增强了镇、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走出了一条具有宝坻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土地流转

让村民“坐地生金”

金色稻海随风泛起微波,螃蟹在稻田里随处可见……小辛码头村的水稻种植大户韩立华正在稻田里忙着捕捞螃蟹,“从春到冬,育苗插秧,投放蟹苗,收获销售,招呼游客,一年到头没有闲着的时候,现在正是丰收的好时节,蟹肥米香,供不应求。”韩立华笑着告诉记者,“过去是‘种地糊口’,如今是‘坐地生金’。”

小辛码头村位于宝坻区黄庄镇低洼地带,这里的水稻种植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明朝万历年间宝坻知县袁黄实地考察宝坻的河道与湿地后,通过疏浚河道、蓄水灌溉,变水害为水利,借水兴农,并在黄庄一带种植水稻、开挖渠道,引潮白河之水灌溉稻田。通过南稻北种,教化乡民,开启了北方地区种植水稻的先河。

然而,过去的小辛码头村延续早期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用不上大型机械,无法引进新的品种,没有形成规模,也没有高产量,好米卖不上好价钱。“人工种水稻一天也就种两三亩地,再加上村里道路不通,收下来的稻谷没人买,收入也比不上其他村。”很多农民动摇了种稻的想法。

为了解决水稻种植效率低下、收益过低的问题,村子在镇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下,引进了一家农业科技示范兼具旅游开发建设的综合性公司。2016年,全村2700亩土地全部流转给了企业,并探索起了以稻鳅、稻蟹为代表的立体种养,发展绿色高效种植,实现了村委会、村民、承包户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在企业的带动和激活下,村里涌现出了一批水稻种植、立体种养等农业大户。

小辛码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洪奉国说:“通过立体种养,种植出来的水稻全是绿色无公害的,蟹能清除田中的杂草,还可以帮助肥田,促进水稻生长,水稻能为河蟹的生长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条件,最终达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增加单位面积产出效益的目的,实现生产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

韩立华也接过话茬儿:“我们不仅收获了优质稻米,稻田里还同时收获稻蟹、稻鳅等。过去祖辈都是凭双手插秧、收割,全部收割完需要一个月,现在通过机械化收割设备3天全部搞定。”

围绕“产业兴旺”,小辛码头村以种植大户为依托,重点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科技型企业培育、完善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和打造品牌、畅通销路等方面下功夫,积极推广津稻919、津原U99等优质水稻品种,全力推进“小站稻”振兴,通过举办新米节、文化旅游艺术节等活动,有效提高品牌知名度。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实现了由单一品种到多品种培育、由独家经营到与科研单位联手、由传统栽培到稻蟹立体种养的转变。

如今无垠的稻田湿地遍布村庄四周,小辛码头村已成为中国农科院水稻研发育种基地和天津市小站稻种植基地。

提“颜”增“质”

人居环境美如画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改善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广大农民的深切期盼。漫步小辛码头村,村外稻田湿地环绕,村内青砖灰瓦红门,道路宽阔整洁……家家门口大红灯笼高高挂,青砖灰瓦大红门,是名副其实的北国江南、鱼米之乡。

然而过去的小辛码头村,广场上坑坑洼洼,村民出门更是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灰。一说起此前村庄情景,让人感慨万千。

2018年,宝坻区启动人居环境改造工程,小辛码头村在不改变住宅布局的基础上,对全村的屋顶、外檐、墙面和门口进行改造,形成北方水乡特色民居风格。街景立面焕然一新;公共设施升级换代,所有线路管网入地;全村设置132个监控摄像头,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视频监控无死角;新建及改造污水处理厂两座,日处理能力达到200吨;完成“煤改电”工作;户厕和公厕全部实现水冲式并接入污水管网。同时,挖掘黄庄发展脉络,建设小辛码头黄庄历史文化展厅,感悟黄庄古镇文化脉络。挖掘黄庄稻乡特色,建设水稻文化园、藕塘莲池、环村河、稻草人景观,培育稻乡文化。挖掘了凡故事,建设了凡广场、了凡微展厅、袁公井,培育了凡善德文化。挖掘历史故事,架桥开河,植树播绿,建设漕运遗址公园,培育漕运文化。

李宦庄村依托人居环境改造工程,为农家院外立面进行改造,配套完成了市政管网供水、污水处理系统、新能源供暖、道路硬化、河堤游步道建设等工程;新建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健身广场、景观水塘、水上景观亭等,并将文化作为特色资源,建设垂钓文博馆,充分展示渔猎文化。

为常态化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两村开展“随手拍”“互比互查互看”活动,促进环境治理常态化,提升村庄颜值,共建共享美丽家园。塑造健康向上的文明新风。常态化开展绿色出行、公益课堂、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营造文明新风尚,让“红马甲”成为最亮丽的风景线。村内设置光荣榜并进行大喇叭广播,加强好人好事宣传,树标杆、讲奉献,传导正能量,以点带面转变村民观念。李宦庄村实施乡村振兴系列活动积分制项目,组织开展“暖您暖家乡”、升旗仪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积极引导村民学习村规民约,通过道德讲堂、道德评议会等方式,面向村民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形成浓厚的道德文化氛围。

如今,漫步在两个村,春夏有花,树木茂盛,四季变换景亦变换,人如在画中走,美丽乡村新画卷令人流连忘返。

旅游兴村富民

日子越过越红火

“几乎每天都爆满,赶上节假日都要提前一个月预订。”说这话的,是小辛码头村“90后”农家院主人李超,记者见到他时,他正一边接待游客,一边接听预订电话,忙个不停。

过去,村里环境不好,没啥发展出路,李超跟不少年轻人一样,外出打工挣钱。从流水线工人、保安到餐厅服务员,2008年就外出打工的李超,几经辗转,始终没有稳定下来。每月几千元的收入,除去生活开销所剩无几。2014年,李超回乡创业,办起了农家院。他告诉记者,回乡时只有6000元,没想到农家院生意不错,市区的客人们喜欢得空来这里吃河鱼、河虾,走之前还会带上些当地产的稻米。

经过几年的“试水”后,李超决定扩大规模。2017年,他翻修了父母的宅基地,建起一座600多平方米的农家院,有餐厅、歌厅,还有14间房。“环境更好了,游客也越来越多,旺季的时候,房间根本订不上。”李超笑着说。

“来了很多次了,这里环境好,吃得也好,潮白河里的鱼虾新鲜美味。”市民李女士是这里的常客,她说:“每次来都是一大家人住上几天,感觉特别惬意。”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目前小辛码头村里经营农家院的有32户,再加上种地大户、养鱼大户、稻草收储大户,这个100户人家的村庄,有40多户都像李超一样当上了老板、做起了生意。其他人也都从事与乡村旅游相关的工作,有的为村里做绿化服务,有的在农家院打工,有的在街上卖土特产。目前,小辛码头村年均接待游客40万人次,旅游收入5000万元。

同样坚持把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的李宦庄村,则是将文化作为特色资源,建设垂钓文博馆,充分展示渔猎文化,实现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有机融合,强化内涵提升。同时,以垂钓文化为基底组织竞赛,积极申请承办地域性、区域性、领域性、全国性的会议、会展。深入挖掘天津民俗、节庆文化,打造符合特色的民俗活动。依托大面积坑塘水域、水上乐园,开展农渔科普、体验活动。通过主题、概念、形式及内容上的创新,营造“一年12个月,月月都过节”的热闹、喜庆的氛围,对游客产生持续不断的吸引力。李宦庄村目前有农家院17家,年均接待游客10万人次,旅游收入1200万元。

一个个方法的创新,一幕幕看得见的变化,给小辛码头村和李宦庄村的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小辛码头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天津市美丽宜居村庄、天津旅游特色村等荣誉称号;李宦庄村被列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示范工程项目。今后,两村将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和农业产业提质升级,大幅提高村民收入,成为乡村振兴新样板。(津云新闻编辑邓坤伟)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