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
蓝冠官网登录全国各行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也对后疫情时期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广播在这次疫情期间的信息传播、舆论导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广播电台也通过融媒体运作在困境中发现新机遇,积极调整布局主动应对变革。
疫情促使传统广播格局被打破。手机等智能收听终端逐渐规范化,付费音频与精品内容生产逐渐被听众认可,传统广播进一步与新媒体端深度融合,节目内容在移动互联网端良好传播,并催生短音频、精品广播剧等系列新兴内容,蓝冠手机登录测速推进广播的融媒体变革实现新发展。
在市场竞争方面,2020年上半年,省级电台和城市电台占据全国收听市场近九成的份额。其中,新闻、交通、音乐三类主要频率仍然占据市场主流。同时随着疫情时期社会对于信息权威性需求的提升,新闻类频率收听占比同比提升。
在移动互联网平台方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强势发力,推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5G媒体应用白皮书(2020版)》,进一步推动“5G+4K/8K+AI”的战略格局;依托权威公信力与资源优势推出声音聚合平台“云听”App,精准布局移动互联网市场,扩大主流媒体影响力。
省级电台和城市电台持续推进融媒体平台发展,通过多元立体传播矩阵在网络平台中重塑传统广播的形象。
随着短视频与直播带货逐渐常态化正规化,传统广播电台转变思路,创新“内容+主播”IP化发展模式,推动主播可视化、红人化增加听众黏性。
另一方面,“广播+直播带货”成为业界新常态,全国多家电台纷纷试水直播带货与电商扶贫,体现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疫情期间应急地位彰显,融合报道是主流
广播具有传播迅速、收听便捷、收听场景广等特点,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时具有统一联动、可管可控、权威可靠的独特优势。从政府层面通过广播向公众发布紧急消息,可以实现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组织救援等多种功能,能有效提升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公共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
从新冠疫情防控广播的宣传可以证明,应急广播仍是最快捷、最广泛的大众传媒和信息工具。全国各省各级政府充分利用应急广播和农村大喇叭等方式发布权威信息,澄清谣言、稳定民心,部署防治措施,在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加强疫情防控指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对疫情的冲击,传统广播媒体利用融媒转型的建设成果积极应对,通过传统端与以移动智能端进行融合立体报道,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凸显了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与权威作用。
数据显示,在疫情最严重的2月,全国广播频率收听率以及在融媒渠道中的创作数较上半年均值均显著增加,平均增幅达到24.5%,内容生产与发布力度空前增强。其节目以及作品质量与吸引力也有明显提升,象征着在疫情这种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广播作为主流媒体的主力军地位彰显。
疫情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积极响应号令,投入5500多人的采编播力量,先后派出216人的报道团队深入湖北防控一线组织宣传报道,超过2200家国际主流媒体连续转发总台疫情防控报道,各项数据刷新海外传播纪录。
总台广播频率充分发挥广播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急作用,利用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收听门槛低等优势,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报道预案,加大疫情防控宣传力度,全天所有节目滚动播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程。每天19:00-20:00还推出《中国之声抗击疫情特别报道》,仅2月3日-9日一周时间内即发布疫情相关报道1400条次,文字消息近7000条次。
1月29日起,总台央广中国之声推出抗击疫情特别节目《天使日记》。
该节目内容来自于直面新冠肺炎疫情、与死神赛跑的医务工作者,以语音自述的形式、第一人称的视角,记录一线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状况,传递了严峻疫情背后的人性温暖和人文关怀,展现了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
《天使日记》每天播发一集,同时上线“喜马拉雅”音频平台,并在中国之声微博、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该节目以敏锐的视角、细腻的笔触,传播了抗击疫情一线的正能量故事。相关数据显示,其微博单条最高获赞1.9万人次,微信公众号阅读量累计超过34.4万人次。
北京交通广播持续直播防控疫情新闻发布会,为北京市民了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相关发布内容提供了权威、及时的渠道。
针对重点工作要求,北京交通广播还将其设置为最优先发布级别,在主持人信息发布页面置顶,要求主持人全天大密度滚动播出,在防疫工作严峻时,每天此类信息的播出频次达到百次,对相关工作要求的传播发布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羊城交通广播从大年三十傍晚便应急投入有关宣传排播,之后全天版面挂牌播出《我们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时其公益节目和公益宣传声带等多形式多渠道发布,凝聚疫情防控正能量,迅速形成强大的传播力。